首頁 學術活動成果 研討會與工作坊 107學年度 【國際研討會】公元前後五百年環南海區域的交流與在地化
107學年度
活動名稱 【國際研討會】公元前後五百年環南海區域的交流與在地化
類別 國際研討會
活動日期 2018-11-09
活動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C-Hub
活動內容
  • 會議背景

2015年法國遠東學院(French School of Asian Studies, EFEO)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共同申請「幽蘭計畫」,在巴黎舉辦「Taiwan Maritime Landscapes from Neolithic to Early Modern Times」雙邊研討會,探討臺灣在東亞及東南亞歷史發展脈絡中所扮演的角色。通過該次的雙邊研討會,與會學者們意識到公元前、後500年的千年長時間段內,區域之間的互動及區域內的在地化,是此區域往後社會複雜化的重要兩個關鍵。因此,本次「公元前後五百年環南海區域的交流與在地化」國際研討會目標,即是更精確地記錄觀察這些動態的變化如何在泰國-馬來半島、越南海岸、中國華南、臺灣、菲律賓及有文化親緣關係的印尼東部等地區展開,致力於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何接觸外來的刺激,它們如何應對以及如何將新的影響融入在地的歷史發展脈絡之中。

本次國際研討會將過去長期國際考古學合作關係擴展至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廣邀各國的相關學者參與討論。基於上述的合作關係以及2015年巴黎雙邊研討會的成功經驗,我們期盼此次新的計畫能更加鞏固臺灣與其他國家考古學者之間的合作關係,並提供一個針對相關議題的多方交流、教學和培訓的平台。

 

  • 舉辦目的

「公元前後五百年環南海區域的交流與在地化」研討會旨在創建台、法以及來自歐洲和東南亞的考古和歷史學者之間的對話平台,為了揭露和描繪金屬器時代環南海周邊地區史前文化之間複雜的交流互動。在這重要的歷史時段中,新的物品、技術和文化開始擴散,促成了具備貿易性格的新社群,其發展橫跨東南亞,從泰國至越南、臺灣、菲律賓及印度-馬來群島都可見新社群的形成。然而,這個跨區域的文化交流,以及伴隨而來的移民與不同群體(大多數是南島語族)之間的文化和社會實踐的整合,其內涵究竟為何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

近來,學術界逐漸意識到海洋是一個重要的場域,逐漸形成大尺度、超越國家民族邊界的歷史過程,商業、生物和文化的交流影響當地社會的歷史發展。最新的考古學研究重新描繪金屬器或鐵器時代早期(500 BC-500 AD)環南海地區的文化圖像,證實了在數百年之間,新的技術和風格在整個區域內廣泛傳播。這些研究指引我們理解海洋網絡以及在網絡中的行動者、航海家和貿易商人在形塑新的海岸聚落中所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部分海岸聚落甚至發展出早期文明政體,並產生手工業和專業化生產、技術傳播、移民、高度的海洋移動能力及長距離交流互動等文化特性。

部分海洋貿易航線有更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南島語族從臺灣擴散至菲律賓及印尼-馬來群島的歷史階段。然而,從印度經由泰國-馬來半島克拉地峽輾轉運送而來的玻璃珠、瑪瑙珠、金屬工具及陶器等,似乎為區域間的交流增添了新的動力。同時,從中國中原往南方不斷擴張的漢文化勢力,挾帶著具有特色的青銅器和陶器而來。面對東南亞海洋和森林所產的奇珍異物,中國朝廷和上層社會精英產生的強烈渴望與需求,更加鼓動了東南亞海岸地區貿易港口及早期城市的興起。這些東南亞政體和來自印度及中國的文化和意識型態之間呈現出不斷強化的接觸與交流。

與此同時,自古以來環南海東、西的跨海接觸與交流仍然維持著,特別是在暹邏灣、越南中部和南部、菲律賓西部和臺灣之間。這個持續性的發展可由區域內不斷被發現的考古遺物佐證,有來自臺灣閃玉材料的飾品ling-ling-o,有越南和菲律賓中部類似技術和風格的Sa Huynh-Kalanay陶器,有廣泛可見的甕棺葬,以及巨石文化。大量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和製造玻璃珠的廢料,以及鐵器製品和疑似製鐵證據出現於考古遺址,這些文化要素顯然是全新的文化要素。以臺灣為例,輸入和輸出的商品說明大約自公元前400年,嶄新的人工製品、技術和文化開始出現,引發海岸聚落在社會及經濟層面上的巨大變遷,重構了島嶼的人文地景,新的族群逐漸定居並且和原居民融合,這樣的歷史場景持續發展至公元後500年,在臺灣並持續至更晚階段。

跨越環南海的貿易連結,其內涵、強度和模式還很難被確認。這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以及不同觀點的激盪,如此才能幫助我們理解遠洋貿易為這些不同的南島語族社群所帶來的各種社會變遷。這些包括了內陸和海岸社群如何獲取珍稀資源並參與貿易網絡,不同社群和政體為了掌控貿易路線引發的激烈競爭,由於獲取威望性商品和技術的機會不均等所造成的社會分化,以及海岸和海洋性游動族群在交換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等,上述演變都還有待更進一步的探索與解釋。

為了達成預定目標,主辦單位臺灣方將邀請來自臺灣、東南亞和歐洲的考古學者,參與深度對話,並進一步地分析上述所提出的學術議題。臺灣考古學者共計有六位,其中兩位學者(劉益昌教授與趙金勇副研究員)專長臺灣鐵器時代,兩位學者(厲以壯副教授和熊仲卿助理教授)研究印尼史前史,一位王冠文助理研究員分析比對臺灣和東南亞的玻璃珠。法國考古學者共計四位,Bérénice Bellina 主要研究海上絲路,即印度洋東部與環南海之間的海域交換體系(1000BC-1000AD),Frank Muyard教授專長臺灣考古學,Jean-Christophe Galipaud博士專攻印尼東部史前史及東南亞鐵器時代的海洋游動族群,以及Aude Faverau博士後研究員專長菲律賓陶器和裝飾品在環南海地區的流動。德國Andreas Reinecke博士,長期研究越南鐵器時代。匈牙利Krisztina Hoppal研究領域廣泛,包括古代文化交流、跨帝國往來、長程貿易,以及東亞與東南亞社會的境外工藝品傳入。美國Jiun-Yu Liu博士候選人,專長臺灣與環南海區域考古學以及水下考古學。而來自亞洲各地的學者共有六位,日本學者山形眞理子(Mariko Yamagata)教授長期致力於越南鐵器時期的研究與南島語族遷徙的探討,深山絵実梨(Emiri Miyama)專長東南亞史前時代的裝飾品,馬來西亞學者Stephen Chia Ming Soon教授專長馬來西亞與婆羅洲區域的考古學研究。菲律賓Euzebio Z. Dizon博士主要研究菲律賓與周邊地區的史前史與鐵器文化(冶金考古),Ame Garong主要研究石器時期的飲食,Mary Jane Louise Bolunia主要研究史前海洋交換與貿易。越南Lam Thi My Dzung教授專長越南鐵器時代、貿易考古、占婆考古。

聚集上述考古學者,本研討會一方面將流通新的訊息和資料,另一方面希望能夠激發雙邊的學術合作關係與計畫。本次研討會還將呈現多元的觀點,從臺灣、越南、泰國南部、菲律賓連結環南海區域,並對比鄰近的印尼東部海域與環南海地區。

希望藉由本次研討會,學者們能探索和記錄環南海地區錯綜複雜的貿易網絡鏈。其次,透過國際合作,共同集結和疏理資料證據,並形成共識,理解環南海與周邊地區交織的及動態的文化變遷,並驗證可辨識的社會及文化變遷是否同時在公元前後500年這一個關鍵的時間段內產生。

 

  • 會議主題

為了呈現不同的文化觀點,議程將依照以下主題分為幾個小組:

  1. 陶器傳統(風格與技術)
  2. 玻璃珠和瑪瑙珠的生產與流通(技術與知識)
  3. 高溫科技知識的起源與傳播(技術與知識)
  4. 文化與祭儀(甕棺葬)
  5. 文化與祭儀(巨石文化)

 

  • 時間地點

會議時間:2018年11月09日至2018年11月10日(會議行程)

會議地點:國立成功大學 C-Hub

 

  • 預期效益

本次研討會,我們期望能達成以下效益:

  1. 拓展臺灣考古成果於國際社會,促進臺灣與國際考古學者的學術交流,進而衍生未來國際考古學合作研究計畫。

臺灣作為東亞大陸近海的島嶼,過去數十年來臺灣考古學最為重要的論述之一,正在於處理史前到原史時代的廣域互動、交換與長距離貿易。雖然1990年代中期始,本地的考古學者開始跨足菲律賓、越南以及印尼等地區實際從事考古工作,然更廣泛的參與國際研究的能量尚為不足,導致即使臺灣本地的資料能提供南海區域研究極為要緊的啟發,國內的研究貢獻在廣義東南亞考古學中卻是被低估的。本計畫會議當有助於雙邊學者對話和深入了解,如此不僅臺灣史前和原史時期的研究發揮正面的作用,更有助於我們及國際積極地面對當今臺灣社會最重要的課題—原住民族未知的歷史。

具體而言,本會議通過相關學者密集討論內容明確聚焦的三大主題,期能對於東南亞環南海地區歷史進程的關鍵提出新的統合性論述,來探究交換體系、技術知識轉移以及小群移民等的事件及其文化衝擊,如何深刻地影響到境內各地歷史階段萌芽前的社群,以及他們的社會發展。更深刻地理解東南亞地區在過去歷史上與臺灣千絲萬縷的關係,當能正面回饋到當代社會之間的交流與交往。

  1. 培育雙邊年輕考古學者投入臺灣及東南亞的考古學研究

本計畫凝聚各地主要的臺灣及東南亞研究學者,以強化國際性的長期合作,特別是持續開展法國遠東學院、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以及東南亞各主要機構的合作交流。隨著臺灣本地學者逐漸在東南亞地區建立考古研究「灘頭堡」,與長期深耕在當地的法國學術界的合作,對於研究和教學都顯的更加重要,成果也更加顯著。著眼於此,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年輕研究者參與,並在會議期間安排更多在學的有識學子與會,未來長期的延續性功效可期。

 

Copyright © 2024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