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國風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副教授 (2021.02-)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代理所長 (2022.08-2023.01)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2015.08-2021.01)
工作經歷
【期刊論文】 2013 〈花岡山上層文化類型芻議〉,《田野考古》16.2(2013):53-79。(與趙金勇、劉益昌合著) 2014 〈花蓮縣壽豐鄉重光遺址調查試掘報告〉《田野考古》17.2(2014):137-168。(與劉益昌合著) 2014 〈祀靈之物_史前靜浦文化與現生阿美族祭壺器研究之評析〉《民族學界34:263-300。 2020 〈鳳山縣舊城南門段城牆考古地層的廢棄形成過程〉。《考古人類學刊》93:133-168。
【其他著作】 2020 〈性別身份的文化形成過程:阿美族Lidaw 社船祭成年禮的性別考古學視野〉。《婦研縱橫》112:44-53。
2004 〈花蓮縣黃麻遺址發掘簡報〉,「2004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2004.12.4-5)。(與劉益昌、陳俊男、鄭德端共同發表) 2006 〈熱蘭遮城遺址發掘及其意義:歷史時期遺址考古發掘地層分析的初步討論〉,「2005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6.3.4-5。(與劉益昌、顏廷伃、王淑津、林美智共同發表) 2008 〈水堀頭遺址的發掘與意義〉,「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暨2007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08.5.10。(與劉益昌共同發表) 2010 〈臺灣東部出土灰黑陶的初步討論與延伸觀察〉,「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2010.3.19-20。(與劉益昌共同發表) 2010 〈從水璉遺址的研究思考阿美族民族考古學的可行性--以diwas祭壺為例〉,「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2010.3.19-20。(與劉益昌共同發表) 2011 〈花岡山遺址的史前石煮法遺跡〉,「2010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1.5.28-30。(與劉益昌、趙金勇共同發表) 2011 〈一個新考古文化類型之提議:金屬器時代早期「花岡山遺址上層文化類型」〉,「2010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1.5.28-30。(與劉益昌、趙金勇共同發表) 2011 〈從sifanohay、tsiukan到tokkuri_「阿美族」家屋社會的祭壺器〉,「地下與地上的對話-歷史考古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1.12.28。 2012 〈東昌村的祀壺空間_以mitiway祭儀的家戶為例〉,「考古學門博士生研究獎助專題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2.6.29。 2014 〈花蓮平林遺址2012年調查研究概報」〉,「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14.3.23。(與劉益昌共同發表) 2015 〈南勢阿美舊社考古學之初步研究〉,「201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5.5.1。(與劉益昌共同發表) 2015 〈從花岡山遺址2014考古試掘談斜坡堆積的自然層位發掘問題〉,「201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5.5.1。(與劉益昌、趙金勇共同發表) 2015 〈上美崙Ⅱ遺址發掘及其意義〉,「201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5.5.2。(與劉益昌共同發表) 2015 〈男人野營鰻苗_一個民族考古學的田野觀察〉,「2016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7.7.8。 2018 〈女人、家屋、獻豬_阿美族Lidaw社的儀式空間與物質象徵〉,「第一屆臺灣考古學學會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主辦,2018.6.12。 2020 〈祭壺、死亡、靈魂:阿美族Lidaw社喪葬禮俗的民族考古學視野〉,「2020「論死生:死亡的文化、歷史與文本」工作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主辦,2020.6.12。 2020 〈阿美族Lidaw社宗教禮儀性祭壺器的社會生命史〉,「2020第三屆臺灣考古學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20.9.11。 2020 〈性別風格與空間秩序:阿美族Lidaw社祭壺器召示的「性別考古」意義〉,2020年科技部人類學與族群研究學門成果會議「面向世界的變動與流動:人類學與跨學科的學科的連結、整合、對話」,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與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主辦,2020.10.31。 2021 〈石煮法火燒石初探〉,「2021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21.10.29。
【專書】 2015 《花蓮縣上美崙Ⅱ遺址》花蓮縣上美崙Ⅱ遺址出土標本整理計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導,花蓮:花蓮縣文化局。(與劉益昌合著) 2018 《花蓮縣史前玉器製作工坊群調查研究》花蓮縣史前玉器製作工坊群調查研究計畫,花蓮:花蓮縣文化局。(與劉益昌、劉瑩三合著) 2018 《左營舊城的今昔物語》。高雄: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專書論文】 Chao Chin-yung and Chung Kuo-feng In press Megaliths in Eastern Taiwan Reconsidered. In Maritime Exchange and Localization across the South China Sea, 500 BC- 500 AD. Frank Muyard and Liu Yi-chang,eds. 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EFEO).(2020.10已通過審查,取得接受刊登證明)
【調查與研究報告】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花蓮縣、宜蘭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劉益昌、陳俊男、宋文增、鄭德端合著) 2005 《麻豆古港及水堀頭史蹟文化園區專案──「舊麻豆港水堀頭遺址探勘計畫」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台南縣政府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2005.10.23。(與劉益昌、劉瑩三、顏廷伃合著) 2006 《東西向快速公路八里新店線八里五股段工程訊塘埔遺址田野試掘調查評估報告》,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委託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6.4.25。(與劉益昌、林美智、吳美珍合著) 2007 《原住民文化與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研究:太魯閣立霧溪流域人文活動之研究》,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與劉益昌、王淑津、林美智、柯森萍合著) 2008 《桃園縣大園鄉大園尖山遺址(2007)》,桃園縣大園鄉大園國民小學。(與劉益昌、林美智合著) 2008 《麻豆水堀頭遺址考古調查發掘研究計畫》,台南縣政府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與劉益昌、劉瑩三、顏廷伃合著) 2009 《水璉遺址緊急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與劉益昌合著) 2009 《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與劉益昌合著) 2011 《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 花岡山遺址搶救發掘報告第一冊 總論(田野考古發掘)》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與劉益昌、趙金勇等人合著) 2018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史蹟活化利用保存及展示計畫-大小龜山及左營舊城地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執行之研究報告。(與劉益昌、趙金勇合著) 2019 《花蓮縣港口列冊考古遺址(秀山段520 地號)試掘評估計畫》,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執行之研究報告。 2019 《花蓮縣疑似考古遺址(Kakita’an、和南寺)試掘評估計畫》,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執行之研究報告。 2019 《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疑似南門段遺跡緊急清理及防護計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執行之研究報告。(與劉益昌著)
|
||||||||||||||||||||||||||||||||||||||||||||||||||||||||||||||||||||||||||||||||||||||||||||||||